一、竞赛目的
本次会计知识竞赛的目的是:更新专业知识,提升学生学习水平,展示会计学院风采。
二、参赛人员范围
全校学生
三、参赛组队
××班级、××班级、××班级、××班级各组一支代表队,共××个代表队。
四、参赛选手条件
1、有一定的财经类知识基础
2、遵守学院规章制度
五、竞赛命题范围
本次竞赛的命题范围包括国家相关财经法律法规、《基础会计》、相关税法知识
六、竞赛程序
本次会计知识竞赛分准备阶段、复习阶段、选拔阶段、竞赛阶段。
(一)准备阶段
2010年10月,由老师带队,学生组织进行竞赛前期准备,制定竞赛规则、竞赛办法及竞赛题库,下发竞赛通知等。由学生会成立“合肥财经学院会计学院首届会计知识竞赛领导小组”(简称“竞赛领导小组”),下设办公室等。
(二)复习阶段
2010年11月初,各小组接通知后,按要求成立竞赛领导小组,组织报名选手认真复习,做好赛前准备工作。
(三)选拔阶段
2010年11月中旬,各组织小组根据竞赛的具体要求,逐级进行选拔,确定参赛队成员。每队队员三名,
领队一名,并按规定上报竞赛领导小组组队情况和参赛人员名单,最后是各队赛前集中培训。
(四)竞赛阶段
2010年11月17日至19日。竞赛分两个赛程进行:17日笔试,19日台赛。
第一赛程由各代表队三名队员全部参加笔试,根据全队的笔试成绩总和选择前六名代表队进入第二轮。
第二赛程实行台赛,笔试成绩前六名代表队上台答题,以抽签方式决定座次。
通过台赛决出竞赛团体一等奖1名,二等奖2名,三等奖3名,同时另行根据参赛队的整体竞赛组织情况设立1个优秀组织单位奖;
个人名次以个人笔试成绩加台赛成绩为准,评出个人一等奖1名,二等奖2名,三等奖3名,
同时另行根据台赛中个人参赛整体表现情况评出1个优秀表现奖。对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和证书。
七、题型
笔试题型为单选、多选、填空、简答、综合题6种形式。
台赛题型为个人必答题第一轮(判断题)、个人必答题第二轮(单选)、团体必答题第一轮(单选)、
团体必答题第二轮(多选)、团体抢答题(单选)、风险题10分(判断题)、风险题20分(单选)、风险题30分(多选)。
团体总分出现并列题型为判断题。
八、题量
1、竞赛个人笔试题一套,采取闭卷答题形式,在指定考场答题,满分100分,其中:单选题20道,每道0.5分,共10分;多选题20道,每道1.5分,共30分;填空题20道,每道1分,共20分;简答题5道,每道4分,共20分;综合题2道,1道15分,1道5分,共20分。各代表队3名选手全部参加,由监考老师统一监考,时间2小时30分,到点统一交卷,指定人员统一改卷;
2、台赛一场,各参赛队3名队员都上台答题,一个代表队一个赛台,
笔试成绩前六名的代表队同时上台,其中个人必答题是所有参赛队员每人2题;
团体必答题是每个代表队2题,每个代表队指定一名队员答题;团体抢答题按每个参赛队平均2题计算;风险题每个参赛队3题,每题分值不同,任选一题。
九、计分办法
(一)笔试
卷面总分为100分,每名参赛学生的卷面成绩既为队员的笔试得分。
(二)台赛
1、每代表队为一组,基础分为100分;
2、个人必答题,每题10分制,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者每题增加10分,答错者不加分也不扣分;
3、团体必答题,每题10分制,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者每题增加10分,答错者不加分也不扣分;
4、团体抢答题,每题10分制,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者每题增加10分,答错者扣10分;
5、风险题,有10分、20分、30分三种分值,由各代表队场上队员选择。在规定时间内答对者按相应分值加分,答错者按相应分值扣分。
6、竞赛中个人必答题得分除计入团体成绩外,还计入个人成绩,其他台赛题型只计入团体成绩,不计入个人成绩。
(三)个人总分
个人总分=笔试分+台赛个人必答题得分
(四)团体总分
团体总分=团体台赛得分总和
十、知识竞赛的组织
1、动员、发布阶段
(1)由学生会召集基层单位召开“知识竞赛活动”动员大会并下发竞赛通知;
(2)检查、走访、调查各单位准备情况。
2、报名阶段。
(1)抽出1-2人负责报名工作,
(2)将报名各队进行汇总,将总数报竞赛组。
3、竞赛阶段
(1)将各队编入考场;
(2)通知笔试(初试)时间、地点;
(3)组织阅卷;